![]() 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及系統
专利摘要:
一種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及系統,該方法具有以下步驟:規劃一多維感測裝置之解析度以將一多維空間劃分為M個第一子區域;掃瞄該多維空間以產生M個第一感測資料及至少一個第一鎖定空間;規劃該多維感測裝置之解析度以將各所述第一鎖定空間均劃分為N個第二子區域;掃瞄各所述第一鎖定空間以產生至少一組第二感測資料及在各所述第一鎖定空間均找出至少一個第二鎖定空間;以及使M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中與各所述第一鎖定空間對應之資料分別與各組所述第二感測資料結合,以形成一組輸出感測資料。 公开号:TW201322057A 申请号:TW100143385 申请日:2011-11-25 公开日:2013-06-01 发明作者:Yen-Hung Tu;Chung-Lin Chia;Han-Chang Chen;Wen-Chieh Pan 申请人:Rich Ip Technology Inc; IPC主号:G06F3-00
专利说明:
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及系統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標的物之位置偵測方法,特別是關於一種利用一多維感測裝置在一多維空間偵測至少一標的物之空間位置之方法。 習知對一標的物之空間位置的偵測方法大抵利用複數個偵測裝置以固定解析度的方式反覆掃瞄一多維空間。然而,當該多維空間變大時,其掃瞄時間會變長。若掃瞄時間太長,則有可能無法偵測該標的物之移動軌跡;若為縮短掃瞄時間而降低解析度,則有可能無法鑑別複數個相鄰的標的物。再者,當該多維空間變大時,各所述偵測裝置的反應時間也易因資料處理量變大而變長,而可能無法跟上標的物之移動速度。 另外,當一標的物在一背景環境中移動時,與該背景環境對應之感測資料量很可能會遠大於與該標的物對應者。若感興趣的只有該標的物,則整個資料處理過程會顯得缺乏效率。 為解決前述之問題,吾人亟需一種新穎、有效率的標的物空間位置偵測方法。 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揭露一種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其可藉由規劃一多維感測裝置以獲得複數組不同解析度之感測資料,以及利用該多維感測裝置結合所述複數組不同解析度之感測資料以產生一組輸出感測資料。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揭露一種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其可利用一多維感測裝置對複數組感測資料進行一平均運算,以提高所述感測資料之訊雜比(Signal to Noise Ratio)。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揭露一種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其可利用一多維感測裝置進行一比較程序以將一組輸出感測資料轉成一特徵表單,及進行一位置預測程序以依所述的特徵表單決定下一次偵測程序之掃瞄空間。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揭露一種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其可利用一多維感測裝置進行一減法運算以將二特徵表單轉成一動態記錄表單以去除靜態的背景感測資料,及進行一位置預測程序以依所述的動態記錄表單決定下一次偵測程序之掃瞄空間。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揭露一種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系統,其可藉由規劃一多維感測裝置以獲得複數組不同解析度之感測資料,以及利用該多維感測裝置結合所述複數組不同解析度之感測資料以產生一組輸出感測資料。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揭露一種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系統,其可利用一多維感測裝置對複數組感測資料進行一平均運算,以提高所述感測資料之訊雜比(Signal to Noise Ratio)。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揭露一種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系統,其可利用一多維感測裝置進行一比較程序以將一組輸出感測資料轉成一特徵表單,及進行一位置預測程序以依所述的特徵表單決定下一次偵測程序之掃瞄空間。 本發明之又一目的在於揭露一種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系統,其可利用一多維感測裝置進行一減法運算以將二特徵表單轉成一動態記錄表單以去除靜態的背景感測資料,及進行一位置預測程序以依所述的動態記錄表單決定下一次偵測程序之掃瞄空間。 為達到上述之目的,一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乃被提出,其具有以下步驟:規劃一多維感測裝置之解析度以將一多維空間劃分為M個第一子區域,其中M為正整數;利用該多維感測裝置掃瞄該多維空間以產生M個第一感測資料,係對應於該多維感測裝置在M個所述第一子區域所測得之M個第一感測值;及對M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進行一第一比較運算以在M個所述第一子區域中找出至少一個第一鎖定空間;規劃該多維感測裝置之解析度以將各所述第一鎖定空間均劃分為N個第二子區域,其中N為正整數;利用該多維感測裝置掃瞄各所述第一鎖定空間以產生至少一組第二感測資料,各組所述第二感測資料均具有N個資料,係對應於該多維感測裝置在一所述第一鎖定空間之N個所述第二子區域所測得之N個第二感測值;及對各組所述第二感測資料均進行一第二比較運算以在各所述第一鎖定空間均找出至少一個第二鎖定空間;以及利用該多維感測裝置使M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中與各所述第一鎖定空間對應之資料分別與各組所述第二感測資料結合,以形成一組輸出感測資料。 其中,所述的多維感測裝置係由電容式觸控感測裝置、光學影像感測裝置、無線電影像感測裝置、聲波感測裝置、電磁式感測裝置、壓電式感測裝置、溫度式感測裝置、訊號遮斷式感測裝置、陣列開關式感測裝置、和前述感測裝置之組合所組成的感測裝置群組中選擇的一種感測裝置。 較佳的,任一所述第一感測值係該多維感測裝置在一所述第一子區域所測得之J次感測值之平均值,J為正整數。 較佳的,任一所述第二感測值係該多維感測裝置在一所述第二子區域所測得之K次感測值之平均值,K為正整數。 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比較運算係以一第一參考值分別與M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進行比較,以在一所述第一感測資料之數值大於該第一參考值時,將對應之一所述第一子區域定義為所述的第一鎖定空間;而該第二比較運算係以一第二參考值分別與N個所述第二感測資料進行比較,以在一所述第二感測資料之數值大於該第二參考值時,將對應之一所述第二子區域定義為所述的第二鎖定空間。 在另一實施例中,該第一比較運算係以一次使二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互相比較之方式,在M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中找出一第一極值,並將該第一極值所對應之一所述第一子區域定義為所述的第一鎖定空間,其中該第一極值可為M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中之最大值或最小值;而該第二比較運算係以一次使二個所述第二感測資料互相比較之方式,在N個所述第二感測資料中找出一第二極值,並將該第二極值所對應之一所述第二子區域定義為所述的第二鎖定空間,其中該第二極值可為N個所述第二感測資料中之最大值或最小值。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之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進一步具有以下步驟:以一臨界值對一組所述輸出感測資料進行一比較程序以產生一特徵表單,其具有至少一特徵資料,以及依所述至少一特徵資料決定至少一所述多維空間;以及傳送一組輸出資料至一中央處理單元,其中所述輸出資料係由一座標資料、所述輸出感測資料、和所述特徵表單組成的資料群組中選擇的一種資料。 在另一實施例中,所述之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進一步具有以下步驟:以一臨界值對二組所述輸出感測資料進行一比較程序以產生二特徵表單,其各具有至少一特徵資料;對二所述特徵表單進行一減法運算以產生一動態記錄表單;以二臨界值對所述動態記錄表單進行一比較程序以找出至少一第一特徵資料及至少一第二特徵資料;依所述至少一第一特徵資料及所述至少一第二特徵資料決定至少一所述多維空間;以及傳送一組輸出資料至一中央處理單元,其中所述輸出資料係由一座標資料、所述輸出感測資料、所述特徵表單、和所述動態記錄表單組成的資料群組中選擇的一種資料。 在又一實施例中,所述之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進一步具有以下步驟:以一臨界值對二組所述輸出感測資料進行一比較程序以產生二特徵表單,其各具有至少一特徵資料;對二所述特徵表單進行一減法運算以產生一動態記錄表單;以二臨界值對所述動態記錄表單進行一比較程序以找出至少一第一特徵資料及至少一第二特徵資料;依所述至少一第一特徵資料及所述至少一第二特徵資料決定一向量;依連續二所述向量產生一差分向量;依所述至少一第二特徵資料、所述向量、及所述差分向量之結合產生至少一預測位置;依所述至少一預測位置決定至少一所述多維空間;以及傳送一組輸出資料至一中央處理單元,其中所述輸出資料係由一座標資料、所述輸出感測資料、所述特徵表單、所述動態記錄表單、和所述差分向量組成的資料群組中選擇的一種資料。 為達到上述之目的,另一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乃被提出,其具有以下步驟:規劃一多維感測裝置之解析度以將一多維空間劃分為M個第一子區域,其中M為正整數;利用該多維感測裝置掃瞄該多維空間以產生M個第一感測資料,係對應於該多維感測裝置在M個所述第一子區域所測得之M個第一感測值;及對M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進行一第一比較運算以在M個所述第一子區域中找出至少一個第一鎖定空間,其中任一所述第一感測值係該多維感測裝置在一所述第一子區域所測得之J次感測值之平均值,J為正整數;規劃該多維感測裝置之解析度以將各所述第一鎖定空間均劃分為N個第二子區域,其中N為正整數;利用該多維感測裝置掃瞄各所述第一鎖定空間以產生至少一組第二感測資料,各組所述第二感測資料均具有N個資料,係對應於該多維感測裝置在一所述第一鎖定空間之N個所述第二子區域所測得之N個第二感測值;及對各組第二感測資料均進行一第二比較運算以在各所述第一鎖定空間均找出至少一個第二鎖定空間,其中任一所述第二感測值係該多維感測裝置在一所述第二子區域所測得之K次感測值之平均值,K為正整數;以及利用該多維感測裝置使M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中與各所述第一鎖定空間對應之資料分別與各組所述第二感測資料結合,以形成一組輸出感測資料。 其中,所述的多維感測裝置係由電容式觸控感測裝置、光學影像感測裝置、無線電影像感測裝置、聲波感測裝置、電磁式感測裝置、壓電式感測裝置、溫度式感測裝置、訊號遮斷式感測裝置、陣列開關式感測裝置、和前述感測裝置之組合所組成的感測裝置群組中選擇的一種感測裝置。 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比較運算係以一第一參考值分別與M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進行比較,以在一所述第一感測資料之數值大於該第一參考值時,將對應之一所述第一子區域定義為所述的第一鎖定空間;而該第二比較運算係以一第二參考值分別與N個所述第二感測資料進行比較,以在一所述第二感測資料之數值大於該第二參考值時,將對應之一所述第二子區域定義為所述的第二鎖定空間。 在另一實施例中,該第一比較運算係以一次使二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互相比較之方式,在M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中找出一第一極值,並將該第一極值所對應之一所述第一子區域定義為所述的第一鎖定空間,其中該第一極值可為M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中之最大值或最小值;而該第二比較運算係以一次使二個所述第二感測資料互相比較之方式,在N個所述第二感測資料中找出一第二極值,並將該第二極值所對應之一所述第二子區域定義為所述的第二鎖定空間,其中該第二極值可為N個所述第二感測資料中之最大值或最小值。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之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進一步具有以下步驟:以一臨界值對一組所述輸出感測資料進行一比較程序以產生一特徵表單,其具有至少一特徵資料,以及依所述至少一特徵資料決定至少一所述多維空間;以及傳送一組輸出資料至一中央處理單元,其中所述輸出資料係由一座標資料、所述輸出感測資料、和所述特徵表單組成的資料群組中選擇的一種資料。 在另一實施例中,所述之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進一步具有以下步驟:以一臨界值對二組所述輸出感測資料進行一比較程序以產生二特徵表單,其各具有至少一特徵資料;對二所述特徵表單進行一減法運算以產生一動態記錄表單;以二臨界值對所述動態記錄表單進行一比較程序以找出至少一第一特徵資料及至少一第二特徵資料;依所述至少一第一特徵資料及所述至少一第二特徵資料決定至少一所述多維空間;以及傳送一組輸出資料至一中央處理單元,其中所述輸出資料係由一座標資料、所述輸出感測資料、所述特徵表單、和所述動態記錄表單組成的資料群組中選擇的一種資料。 在又一實施例中,所述之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進一步具有以下步驟:以一臨界值對二組所述輸出感測資料進行一比較程序以產生二特徵表單,其各具有至少一特徵資料;對二所述特徵表單進行一減法運算以產生一動態記錄表單;以二臨界值對所述動態記錄表單進行一比較程序以找出至少一第一特徵資料及至少一第二特徵資料;依所述至少一第一特徵資料及所述至少一第二特徵資料決定一向量;依連續二所述向量產生一差分向量;依所述至少一第二特徵資料、所述向量、及所述差分向量之結合產生至少一預測位置;依所述至少一預測位置決定至少一所述多維空間;以及傳送一組輸出資料至一中央處理單元,其中所述輸出資料係由一座標資料、所述輸出感測資料、所述特徵表單、所述動態記錄表單、和所述差分向量組成的資料群組中選擇的一種資料。 為達到上述之目的,一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系統乃被提出,其具有:一多維感測模組;一驅動單元,與該多維感測模組耦接;以及一控制單元,與該驅動單元耦接;其中該控制單元係用以執行一程式以藉由該驅動單元驅動該多維感測模組,以實現一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其具有以下步驟:規劃該多維感測模組之解析度以將一多維空間劃分為M個第一子區域,其中M為正整數;掃瞄該多維空間以產生M個第一感測資料,係對應於該多維感測裝置在M個所述第一子區域所測得之M個第一感測值;及對M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進行一第一比較運算以在M個所述第一子區域中找出至少一個第一鎖定空間,其中任一所述第一感測值係該多維感測模組在一所述第一子區域所測得之J次感測值之平均值,J為正整數;規劃該多維感測模組之解析度以將各所述第一鎖定空間均劃分為N個第二子區域,其中N為正整數;掃瞄各所述第一鎖定空間以產生至少一組第二感測資料,各組所述第二感測資料均具有N個資料,係對應於該多維感測裝置在一所述第一鎖定空間之N個所述第二子區域所測得之N個第二感測值;及對各組第二感測資料均進行一第二比較運算以在各所述第一鎖定空間均找出至少一個第二鎖定空間,其中任一所述第二感測值係該多維感測模組在一所述第二子區域所測得之K次感測值之平均值,K為正整數;以及使M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中與各所述第一鎖定空間對應之資料分別與各組所述第二感測資料結合,以形成一組輸出感測資料。 其中,所述的多維感測模組係由電容式觸控感測模組、光學影像感測模組、無線電影像感測模組、聲波感測模組、電磁式感測模組、壓電式感測模組、溫度式感測模組、訊號遮斷式感測模組、陣列開關式感測模組、和前述感測模組之組合所組成的感測模組群組中選擇的一種感測模組。 較佳的,該驅動單元具有:一陣列連接電路,其係與該多維感測模組耦接;一陣列連接控制電路,其係耦接於該陣列連接電路與該控制單元之間;以及一信號轉換單元,其係耦接於該陣列連接電路與該控制單元之間,以輸出所述第一感測值及所述第二感測值。 較佳的,該控制單元具有:一微處理單元,其係與該驅動單元耦接;一程式記憶體,其與該微處理單元耦接;以及一暫存器單元,與該微處理單元耦接,用以儲存複數個所述第一感測值、複數個所述第二感測值、及複數個所述輸出感測資料。 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比較運算係以一第一參考值分別與M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進行比較,以在一所述第一感測資料之數值大於該第一參考值時,將對應之一所述第一子區域定義為所述的第一鎖定空間;而該第二比較運算係以一第二參考值分別與N個所述第二感測資料進行比較,以在一所述第二感測資料之數值大於該第二參考值時,將對應之一所述第二子區域定義為所述的第二鎖定空間。 在另一實施例中,該第一比較運算係以一次使二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互相比較之方式,在M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中找出一第一極值,並將該第一極值所對應之一所述第一子區域定義為所述的第一鎖定空間,其中該第一極值可為M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中之最大值或最小值;而該第二比較運算係以一次使二個所述第二感測資料互相比較之方式,在N個所述第二感測資料中找出一第二極值,並將該第二極值所對應之一所述第二子區域定義為所述的第二鎖定空間,其中該第二極值可為N個所述第二感測資料中之最大值或最小值。 在一實施例中,利用該控制單元所實現的所述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進一步具有以下步驟:以一臨界值對一組所述輸出感測資料進行一比較程序以產生一特徵表單,其具有至少一特徵資料,以及依所述至少一特徵資料決定至少一所述多維空間;以及傳送一組輸出資料至一中央處理單元,其中所述輸出資料係由一座標資料、所述輸出感測資料、和所述特徵表單組成的資料群組中選擇的一種資料。 在另一實施例中,利用該控制單元所實現的所述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進一步具有以下步驟:以一臨界值對二組所述輸出感測資料進行一比較程序以產生二特徵表單,其各具有至少一特徵資料;對二所述特徵表單進行一減法運算以產生一動態記錄表單;以二臨界值對所述動態記錄表單進行一比較程序以找出至少一第一特徵資料及至少一第二特徵資料;依所述至少一第一特徵資料及所述至少一第二特徵資料決定至少一所述多維空間;以及傳送一組輸出資料至一中央處理單元,其中所述輸出資料係由一座標資料、所述輸出感測資料、所述特徵表單、和所述動態記錄表單組成的資料群組中選擇的一種資料。 在又一實施例中,利用該控制單元所實現的所述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進一步具有以下步驟:以一臨界值對二組所述輸出感測資料進行一比較程序以產生二特徵表單,其各具有至少一特徵資料;對二所述特徵表單進行一減法運算以產生一動態記錄表單;以二臨界值對所述動態記錄表單進行一比較程序以找出至少一第一特徵資料及至少一第二特徵資料;依所述至少一第一特徵資料及所述至少一第二特徵資料決定一向量;依連續二所述向量產生一差分向量;依所述至少一第二特徵資料、所述向量、及所述差分向量之結合產生至少一預測位置;依所述至少一預測位置決定至少一所述多維空間;以及傳送一組輸出資料至一中央處理單元,其中所述輸出資料係由一座標資料、所述輸出感測資料、所述特徵表單、所述動態記錄表單、和所述差分向量組成的資料群組中選擇的一種資料。 為使 貴審查委員能進一步瞭解本發明之結構、特徵及其目的,茲附以圖式及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詳細說明如后。 請參照圖1,其繪示本發明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一較佳實施例之流程圖。如圖1所示,該方法具有以下步驟:規劃一多維感測裝置之解析度以將一多維空間劃分為M個第一子區域,M為正整數(步驟1);掃瞄該多維空間以產生M個第一感測資料及至少一個第一鎖定空間(步驟2);規劃該多維感測裝置之解析度以將各所述第一鎖定空間均劃分為N個第二子區域,N為正整數(步驟3);掃瞄各所述第一鎖定空間以產生至少一組第二感測資料及在各所述第一鎖定空間均找出至少一個第二鎖定空間(步驟4);以及使M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中與各所述第一鎖定空間對應之資料分別與各組所述第二感測資料結合,以形成一組輸出感測資料(步驟5)。 在步驟1,所述的多維感測裝置係由電容式觸控感測裝置、光學影像感測裝置、無線電影像感測裝置、聲波感測裝置、電磁式感測裝置、壓電式感測裝置、溫度式感測裝置、訊號遮斷式感測裝置、陣列開關式感測裝置、和前述感測裝置之組合所組成的感測裝置群組中選擇的一種感測裝置。當M設為1時,係以整個所述多維空間代表一個位置。 在步驟2,M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係對應於該多維感測裝置在M個所述第一子區域所測得之M個第一感測值,其中任一所述第一感測值係該多維感測裝置在一所述第一子區域所測得之J次感測值之平均值,J為正整數。所述至少一個第一鎖定空間係經由對M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進行一第一比較運算而在M個所述第一子區域中找出者,其中該第一比較運算之一實施例係以一第一參考值分別與M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進行比較,以在一所述第一感測資料之數值大於該第一參考值時,將對應之一所述第一子區域定義為所述的第一鎖定空間。該第一比較運算之另一實施例係以一次使二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互相比較之方式,在M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中找出一極值,並將該極值所對應之一所述第一子區域定義為所述的第一鎖定空間,其中該極值可為M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中之最大值或最小值。 在步驟3,係對各所述第一鎖定空間進一步細分。 在步驟4,各組所述第二感測資料均具有N個資料,係對應於該多維感測裝置在一所述第一鎖定空間之N個所述第二子區域所測得之N個第二感測值,其中任一所述第二感測值係該多維感測裝置在一所述第二子區域所測得之K次感測值之平均值,K為正整數。所述至少一個第二鎖定空間係經由對各組所述第二感測資料進行一第二比較運算而在各所述第一鎖定空間之中找出者,其中該第二比較運算之一實施例係以一第二參考值分別與N個所述第二感測資料進行比較,以在一所述第二感測資料之數值大於該第二參考值時,將對應之一所述第二子區域定義為所述的第二鎖定空間。該第二比較運算之另一實施例係以一次使二個所述第二感測資料互相比較之方式,在N個所述第二感測資料中找出一極值,並將該極值所對應之一所述第二子區域定義為所述的第二鎖定空間,其中該極值可為N個所述第二感測資料中之最大值或最小值。 在步驟5,所述的輸出感測資料係代表一輸出表單,其具有至少一特徵資料以代表至少一標的物。為方便表達本發明的技術內涵,以下將以二維空間為例做說明。請參照圖2(a)-2(d),其為利用本發明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處理一4×4二維空間之示意圖。如圖2(a)所示,該4×4二維空間存在二標的物,其係以X表示。如圖2(b)所示,本發明先將該4×4二維空間劃分為2×2之第一子區域以偵測所述的標的物,其得到一組第一感測資料;再以1做為所述第一參考值進行所述第一比較運算,其產生二個第一鎖定空間。如圖2(c)所示,本發明先將各所述第一鎖定空間均劃分為2×2之第二子區域以偵測所述的標的物,其得到一組第二感測資料;再以1做為所述第二參考值進行所述第二比較運算,其產生二個第二鎖定空間。如圖2(d)所示,本發明再將所述第一感測資料中與所述第一鎖定空間對應之資料分別與各所述第二感測資料結合,以形成一組輸出感測資料。 在另一實施例中,圖1所述之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進一步具有以下步驟:以一臨界值對一組所述輸出感測資料進行一比較程序以產生一特徵表單,其具有至少一特徵資料,以及依所述至少一特徵資料決定至少一所述多維空間;以及傳送一組輸出資料至一中央處理單元,其中所述輸出資料係由一座標資料、所述輸出感測資料、和所述特徵表單組成的資料群組中選擇的一種資料。 以圖2(d)之所述輸出感測資料為例,在該臨界值設為3之情況下,”5”即為所述之特徵資料。所述多維空間即可依”5”所在位置決定。例如將以”5”為中心之3×3區域作為下一次掃描時之所述多維空間,以增進掃瞄效率。 在又一實施例中,圖1所述之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進一步具有以下步驟:以一臨界值對二組所述輸出感測資料進行一比較程序以產生二特徵表單,其各具有至少一特徵資料;對二所述特徵表單進行一減法運算以產生一動態記錄表單;以二臨界值對所述動態記錄表單進行一比較程序以找出至少一第一特徵資料及至少一第二特徵資料;依所述至少一第一特徵資料及所述至少一第二特徵資料決定至少一所述多維空間;以及傳送一組輸出資料至一中央處理單元,其中所述輸出資料係由一座標資料、所述輸出感測資料、所述特徵表單、和所述動態記錄表單組成的資料群組中選擇的一種資料。 另外,所述的動態記錄表單亦可在該中央處理單元產生以減輕該多維感測裝置之工作負擔。 請參照圖3(a),其為本發明對連續二所述特徵表單進行一減法運算以產生一動態記錄表單之一示意圖。在所述二臨界值設為-3及3之情況下,”-5”即為所述之第一特徵資料,而”5”即為所述之第二特徵資料。所述多維空間即可依”5”之位置及”-5”至”5”之向量的結合所產生之預測位置決定。例如將以所述預測位置為中心之3×3區域作為下一次掃描時之所述多維空間,以增進掃瞄效率。 請參照圖3(b),其為本發明對連續二特徵表單進行一減法運算以產生一動態記錄表單之另一示意圖。在所述二臨界值設為-3及3之情況下,”-5”即為所述之第一特徵資料,而”5”即為所述之第二特徵資料。本發明依二個”-5”之重心至二個”5”之重心產生一向量,而所述多維空間即可依二個”5”之位置與該向量的結合所產生之預測位置決定。 請參照圖3(c),其為本發明對連續二所述特徵表單進行一減法運算以產生一動態記錄表單之又一示意圖。在圖3(c)中,有二個”5”在所述的減法運算中互相抵消。此效果代表本發明之所述動態記錄表單可去除靜態的背景感測資料-其可為雜訊或不動點,只留下動態的操作記錄。 為更精確產生所述的預測位置,本發明亦可將連續二所述向量之差加入考慮。例如,假設目前標的物之位置為(xn,yn),目前之所述向量為(2,0),前一次之所述向量為(1,0),則所述預測位置為(xn+1,yn+1)=(xn,yn)+(2,0)+[(2,0)-(1,0)]。依此,在又一提出之實施例中,本發明圖1所述的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進一步具有以下步驟:以一臨界值對二組所述輸出感測資料進行一比較程序以產生二特徵表單,其各具有至少一特徵資料;對二所述特徵表單進行一減法運算以產生一動態記錄表單;以二臨界值對所述動態記錄表單進行一比較程序以找出至少一第一特徵資料及至少一第二特徵資料;依所述至少一第一特徵資料及所述至少一第二特徵資料決定一向量;依連續二所述向量產生一差分向量;依所述至少一第二特徵資料、所述向量、及所述差分向量之結合產生至少一預測位置;依所述至少一預測位置決定至少一所述多維空間;以及傳送一組輸出資料至一中央處理單元,其中所述輸出資料係由一座標資料、所述輸出感測資料、所述特徵表單、所述動態記錄表單、和所述差分向量組成的資料群組中選擇的一種資料。 另外,所述的動態記錄表單及所述的差分向量亦可在該中央處理單元產生以減輕該多維感測裝置之工作負擔。 依前述之方法,本發明進一步提出一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系統。請參照圖4,其繪示本發明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系統一較佳實施例之方塊圖。如圖4所示,該系統具有一多維感測裝置100及一中央處理單元200,其中該多維感測裝置100具有一多維感測模組110、一驅動單元120、以及一控制單元130。 多維感測模組100可為電容式觸控感測模組、光學影像感測模組、無線電影像感測模組、聲波感測模組、電磁式感測模組、壓電式感測模組、溫度式感測模組、訊號遮斷式感測模組、陣列開關式感測模組、或前述感測模組之組合。 驅動單元120,與多維感測模組110耦接以驅動多維感測模組110進行一多維空間掃瞄。請參照圖5,其繪示驅動單元120其一較佳實施例之方塊圖。如圖5所示,驅動單元120具有一陣列連接電路121、一陣列連接控制電路122、以及一信號轉換單元123。 陣列連接電路121,與多維感測模組110耦接,用以界定多維感測模組110之一掃描空間。 陣列連接控制電路122,耦接於陣列連接電路121與控制單元130之間,用以決定陣列連接電路121之連接組態及控制信號轉換單元123之信號轉換操作。 信號轉換單元123,耦接於陣列連接電路121與控制單元130之間,用以在陣列連接控制電路122之控制下輸出多維感測模組110之感測值。 控制單元130,與該驅動單元耦接,用以執行一程式以藉由驅動單元120驅動多維感測模組110,以實現一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其具有以下步驟:規劃多維感測模組110之解析度以將一多維空間劃分為M個第一子區域,其中M為正整數;掃瞄該多維空間以產生M個第一感測資料,係對應於多維感測裝置100在M個所述第一子區域所測得之M個第一感測值;及對M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進行一第一比較運算以在M個所述第一子區域中找出至少一個第一鎖定空間,其中任一所述第一感測值係多維感測模組110在一所述第一子區域所測得之J次感測值之平均值,J為正整數;規劃多維感測模組110之解析度以將各所述第一鎖定空間均劃分為N個第二子區域,其中N為正整數;掃瞄各所述第一鎖定空間以產生至少一組第二感測資料,各組所述第二感測資料均具有N個資料,係對應於多維感測裝置100在一所述第一鎖定空間之N個所述第二子區域所測得之N個第二感測值;及對各組第二感測資料均進行一第二比較運算以在各所述第一鎖定空間均找出至少一個第二鎖定空間,其中任一所述第二感測值係多維感測模組110在一所述第二子區域所測得之K次感測值之平均值,K為正整數;以及使M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中與各所述第一鎖定空間對應之資料分別與各組所述第二感測資料結合,以形成一組輸出感測資料。 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比較運算係以一第一參考值分別與M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進行比較,以在一所述第一感測資料之數值大於該第一參考值時,將對應之一所述第一子區域定義為所述的第一鎖定空間;而該第二比較運算係以一第二參考值分別與N個所述第二感測資料進行比較,以在一所述第二感測資料之數值大於該第二參考值時,將對應之一所述第二子區域定義為所述的第二鎖定空間。 在另一實施例中,該第一比較運算係以一次使二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互相比較之方式,在M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中找出一第一極值,並將該第一極值所對應之一所述第一子區域定義為所述的第一鎖定空間,其中該第一極值可為M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中之最大值或最小值;而該第二比較運算係以一次使二個所述第二感測資料互相比較之方式,在N個所述第二感測資料中找出一第二極值,並將該第二極值所對應之一所述第二子區域定義為所述的第二鎖定空間,其中該第二極值可為N個所述第二感測資料中之最大值或最小值。 在另一實施例中,利用控制單元130所實現的所述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進一步具有以下步驟:以一臨界值對一組所述輸出感測資料進行一比較程序以產生一特徵表單,其具有至少一特徵資料,以及依所述至少一特徵資料決定至少一所述多維空間;以及傳送一組輸出資料至中央處理單元200,其中所述輸出資料係由一座標資料、所述輸出感測資料、和所述特徵表單組成的資料群組中選擇的一種資料。 在另一實施例中,利用控制單元130所實現的所述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進一步具有以下步驟:以一臨界值對二組所述輸出感測資料進行一比較程序以產生二特徵表單,其各具有至少一特徵資料;對二所述特徵表單進行一減法運算以產生一動態記錄表單;以二臨界值對所述動態記錄表單進行一比較程序以找出至少一第一特徵資料及至少一第二特徵資料;依所述至少一第一特徵資料及所述至少一第二特徵資料決定至少一所述多維空間;以及傳送一組輸出資料至中央處理單元200,其中所述輸出資料係由一座標資料、所述輸出感測資料、所述特徵表單、和所述動態記錄表單組成的資料群組中選擇的一種資料。 另外,所述的動態記錄表單亦可在中央處理單元200產生以減輕控制單元130之工作負擔。 在又一實施例中,利用控制單元130所實現的所述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進一步具有以下步驟:以一臨界值對二組所述輸出感測資料進行一比較程序以產生二特徵表單,其各具有至少一特徵資料;對二所述特徵表單進行一減法運算以產生一動態記錄表單;以二臨界值對所述動態記錄表單進行一比較程序以找出至少一第一特徵資料及至少一第二特徵資料;依所述至少一第一特徵資料及所述至少一第二特徵資料決定一向量;依連續二所述向量產生一差分向量;依所述至少一第二特徵資料、所述向量、及所述差分向量之結合產生至少一預測位置;依所述至少一預測位置決定至少一所述多維空間;以及傳送一組輸出資料至中央處理單元200,其中所述輸出資料係由一座標資料、所述輸出感測資料、所述特徵表單、所述動態記錄表單、和所述差分向量組成的資料群組中選擇的一種資料。 另外,所述的動態記錄表單及所述的差分向量亦可在中央處理單元200產生以減輕控制單元130之工作負擔。 又,有關控制單元130之一較佳實施例請參照圖6,其繪示該較佳實施例之方塊圖。如圖6所示,控制單元130具有一微處理單元131、一程式記憶體132、以及一暫存器單元133。 微處理單元131,與驅動單元120耦接,用以執行所述的程式。 程式記憶體132,與該微處理單元耦接,用以儲存所述的程式。 暫存器單元133,與微處理單元131耦接,用以儲存複數個所述第一感測值、複數個所述第二感測值、及複數個所述輸出感測資料。 本發明因其新穎之設計而具有以下之優點: 1.本發明可藉由規劃一多維感測裝置以獲得複數組不同解析度之感測資料,以及利用該多維感測裝置結合所述複數組不同解析度之感測資料以產生一組輸出感測資料。 2.本發明可利用一多維感測裝置對所述複數組感測資料進行一平均運算,以提高所述感測資料之訊雜比。 3.本發明可利用一多維感測裝置進行一比較程序以將一組輸出感測資料轉成一特徵表單,及進行一位置預測程序以依所述的特徵表單決定下一次偵測程序之掃瞄空間。 4.本發明可利用一多維感測裝置進行一減法運算以將二特徵表單轉成一動態記錄表單以去除靜態的背景感測資料,及進行一位置預測程序以依所述的動態記錄表單決定下一次偵測程序之掃瞄空間。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及系統可有效率地在一多維空間偵測至少一標的物之位置及運動軌跡。據此,本發明具突破性之功效。 本案所揭示者,乃較佳實施例,舉凡局部之變更或修飾而源於本案之技術思想而為熟習該項技藝之人所易於推知者,俱不脫本案之專利權範疇。例如,將部分的運算或處理程序自該多維感測裝置移至一中央處理單元執行。 綜上所陳,本案無論就目的、手段與功效,在在顯示其迥異於習知之技術特徵,且其首先發明合於實用,亦在在符合發明之專利要件,懇請 貴審查委員明察,並祈早日賜予專利,俾嘉惠社會,實感德便。 100...多維感測裝置 110...多維感測模組 120...驅動單元 121...陣列連接電路 122...陣列連接控制電路 123...信號轉換單元 130...控制單元 131...微處理單元 132...程式記憶體 133...暫存器單元 200...中央處理單元 圖1繪示本發明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一較佳實施例之流程圖。 圖2(a)-2(d),為利用本發明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掃瞄一4×4二維空間之示意圖。 圖3(a)為本發明對連續二特徵表單進行一減法運算以產生一動態記錄表單之一示意圖。 圖3(b)為本發明對連續二特徵表單進行一減法運算以產生一動態記錄表單之另一示意圖。 圖3(c)為本發明對連續二特徵表單進行一減法運算以產生一動態記錄表單之又一示意圖。 圖4繪示本發明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系統其一較佳實施例之方塊圖。 圖5繪示圖4驅動單元其一較佳實施例之方塊圖。 圖6繪示圖4控制單元其一較佳實施例之方塊圖。
权利要求:
Claims (24) [1] 一種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具有以下步驟:規劃一多維感測裝置之解析度以將一多維空間劃分為M個第一子區域,其中M為正整數;利用該多維感測裝置掃瞄該多維空間以產生M個第一感測資料,係對應於該多維感測裝置在M個所述第一子區域所測得之M個第一感測值;及對M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進行一第一比較運算以在M個所述第一子區域中找出至少一個第一鎖定空間;規劃該多維感測裝置之解析度以將各所述第一鎖定空間均劃分為N個第二子區域,其中N為正整數;利用該多維感測裝置掃瞄各所述第一鎖定空間以產生至少一組第二感測資料,各組所述第二感測資料均具有N個資料,係對應於該多維感測裝置在一所述第一鎖定空間之N個所述第二子區域所測得之N個第二感測值;及對各組所述第二感測資料均進行一第二比較運算以在各所述第一鎖定空間均找出至少一個第二鎖定空間;以及利用該多維感測裝置使M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中與各所述第一鎖定空間對應之資料分別與各組所述第二感測資料結合,以形成一組輸出感測資料。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其中所述的多維感測裝置係由電容式觸控感測裝置、光學影像感測裝置、無線電影像感測裝置、聲波感測裝置、電磁式感測裝置、壓電式感測裝置、溫度式感測裝置、訊號遮斷式感測裝置、陣列開關式感測裝置、和前述感測裝置之組合所組成的感測裝置群組中選擇的一種感測裝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其中任一所述第一感測值係該多維感測裝置在一所述第一子區域所測得之J次感測值之平均值,J為正整數,而任一所述第二感測值係該多維感測裝置在一所述第二子區域所測得之K次感測值之平均值,K為正整數。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其中該第一比較運算係以一第一參考值分別與M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進行比較,以在一所述第一感測資料之數值大於該第一參考值時,將對應之一所述第一子區域定義為所述的第一鎖定空間;以及該第二比較運算係以一第二參考值分別與N個所述第二感測資料進行比較,以在一所述第二感測資料之數值大於該第二參考值時,將對應之一所述第二子區域定義為所述的第二鎖定空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其中該第一比較運算係以一次使二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互相比較之方式,在M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中找出一第一極值,並將該第一極值所對應之一所述第一子區域定義為所述的第一鎖定空間,其中該第一極值可為M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中之最大值或最小值;以及該第二比較運算係以一次使二個所述第二感測資料互相比較之方式,在N個所述第二感測資料中找出一第二極值,並將該第二極值所對應之一所述第二子區域定義為所述的第二鎖定空間,其中該第二極值可為N個所述第二感測資料中之最大值或最小值。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其進一步具有以下步驟:以一臨界值對一組所述輸出感測資料進行一比較程序以產生一特徵表單,其具有至少一特徵資料,以及依所述至少一特徵資料決定至少一所述多維空間;以及傳送一組輸出資料至一中央處理單元,其中所述輸出資料係由一座標資料、所述輸出感測資料、和所述特徵表單組成的資料群組中選擇的一種資料。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其進一步具有以下步驟:以一臨界值對二組所述輸出感測資料進行一比較程序以產生二特徵表單,其各具有至少一特徵資料;對二所述特徵表單進行一減法運算以產生一動態記錄表單;以二臨界值對所述動態記錄表單進行一比較程序以找出至少一第一特徵資料及至少一第二特徵資料;依所述至少一第一特徵資料及所述至少一第二特徵資料決定至少一所述多維空間;以及傳送一組輸出資料至一中央處理單元,其中所述輸出資料係由一座標資料、所述輸出感測資料、所述特徵表單、和所述動態記錄表單組成的資料群組中選擇的一種資料。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其進一步具有以下步驟:以一臨界值對二組所述輸出感測資料進行一比較程序以產生二特徵表單,其各具有至少一特徵資料;對二所述特徵表單進行一減法運算以產生一動態記錄表單;以二臨界值對所述動態記錄表單進行一比較程序以找出至少一第一特徵資料及至少一第二特徵資料;依所述至少一第一特徵資料及所述至少一第二特徵資料決定一向量;依連續二所述向量產生一差分向量;依所述至少一第二特徵資料、所述向量、及所述差分向量之結合產生至少一預測位置;依所述至少一預測位置決定至少一所述多維空間;以及傳送一組輸出資料至一中央處理單元,其中所述輸出資料係由一座標資料、所述輸出感測資料、所述特徵表單、所述動態記錄表單、和所述差分向量組成的資料群組中選擇的一種資料。 [9] 一種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具有以下步驟:規劃一多維感測裝置之解析度以將一多維空間劃分為M個第一子區域,其中M為正整數;利用該多維感測裝置掃瞄該多維空間以產生M個第一感測資料,係對應於該多維感測裝置在M個所述第一子區域所測得之M個第一感測值;及對M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進行一第一比較運算以在M個所述第一子區域中找出至少一個第一鎖定空間,其中任一所述第一感測值係該多維感測裝置在一所述第一子區域所測得之J次感測值之平均值,J為正整數;規劃該多維感測裝置之解析度以將各所述第一鎖定空間均劃分為N個第二子區域,其中N為正整數;利用該多維感測裝置掃瞄各所述第一鎖定空間以產生至少一組第二感測資料,各組所述第二感測資料均具有N個資料,係對應於該多維感測裝置在一所述第一鎖定空間之N個所述第二子區域所測得之N個第二感測值;及對各組第二感測資料均進行一第二比較運算以在各所述第一鎖定空間均找出至少一個第二鎖定空間,其中任一所述第二感測值係該多維感測裝置在一所述第二子區域所測得之K次感測值之平均值,K為正整數;以及利用該多維感測裝置使M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中與各所述第一鎖定空間對應之資料分別與各組所述第二感測資料結合,以形成一組輸出感測資料。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其中所述的多維感測裝置係由電容式觸控感測裝置、光學影像感測裝置、無線電影像感測裝置、聲波感測裝置、電磁式感測裝置、壓電式感測裝置、溫度式感測裝置、訊號遮斷式感測裝置、陣列開關式感測裝置、和前述感測裝置之組合所組成的感測裝置群組中選擇的一種感測裝置。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其中該第一比較運算係以一第一參考值分別與M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進行比較,以在一所述第一感測資料之數值大於該第一參考值時,將對應之一所述第一子區域定義為所述的第一鎖定空間;以及該第二比較運算係以一第二參考值分別與N個所述第二感測資料進行比較,以在一所述第二感測資料之數值大於該第二參考值時,將對應之一所述第二子區域定義為所述的第二鎖定空間。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其中該第一比較運算係以一次使二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互相比較之方式,在M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中找出一第一極值,並將該第一極值所對應之一所述第一子區域定義為所述的第一鎖定空間,其中該第一極值可為M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中之最大值或最小值;以及該第二比較運算係以一次使二個所述第二感測資料互相比較之方式,在N個所述第二感測資料中找出一第二極值,並將該第二極值所對應之一所述第二子區域定義為所述的第二鎖定空間,其中該第二極值可為N個所述第二感測資料中之最大值或最小值。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其進一步具有以下步驟:以一臨界值對一組所述輸出感測資料進行一比較程序以產生一特徵表單,其具有至少一特徵資料,以及依所述至少一特徵資料決定至少一所述多維空間;以及傳送一組輸出資料至一中央處理單元,其中所述輸出資料係由一座標資料、所述輸出感測資料、和所述特徵表單組成的資料群組中選擇的一種資料。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其進一步具有以下步驟:以一臨界值對二組所述輸出感測資料進行一比較程序以產生二特徵表單,其各具有至少一特徵資料;對二所述特徵表單進行一減法運算以產生一動態記錄表單;以二臨界值對所述動態記錄表單進行一比較程序以找出至少一第一特徵資料及至少一第二特徵資料;依所述第一特徵資料及所述第二特徵資料決定至少一所述多維空間;以及傳送一組輸出資料至一中央處理單元,其中所述輸出資料係由一座標資料、所述輸出感測資料、所述特徵表單、和所述動態記錄表單組成的資料群組中選擇的一種資料。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其進一步具有以下步驟:以一臨界值對二組所述輸出感測資料進行一比較程序以產生二特徵表單,其各具有至少一特徵資料;對二所述特徵表單進行一減法運算以產生一動態記錄表單;以二臨界值對所述動態記錄表單進行一比較程序以找出至少一第一特徵資料及至少一第二特徵資料;依所述至少一第一特徵資料及所述至少一第二特徵資料決定一向量;依連續二所述向量產生一差分向量;依所述至少一第二特徵資料、所述向量、及所述差分向量之結合產生至少一預測位置;依所述至少一預測位置決定至少一所述多維空間;以及傳送一組輸出資料至一中央處理單元,其中所述輸出資料係由一座標資料、所述輸出感測資料、所述特徵表單、所述動態記錄表單、和所述差分向量組成的資料群組中選擇的一種資料。 [16] 一種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系統,其具有:一多維感測模組;一驅動單元,與該多維感測模組耦接;以及一控制單元,與該驅動單元耦接;其中該控制單元係用以執行一程式以藉由該驅動單元驅動該多維感測模組,以實現一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其具有以下步驟:規劃該多維感測模組之解析度以將一多維空間劃分為M個第一子區域,其中M為正整數;掃瞄該多維空間以產生M個第一感測資料,係對應於該多維感測裝置在M個所述第一子區域所測得之M個第一感測值;及對M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進行一第一比較運算以在M個所述第一子區域中找出至少一個第一鎖定空間,其中任一所述第一感測值係該多維感測模組在一所述第一子區域所測得之J次感測值之平均值,J為正整數;規劃該多維感測模組之解析度以將各所述第一鎖定空間均劃分為N個第二子區域,其中N為正整數;掃瞄各所述第一鎖定空間以產生至少一組第二感測資料,各組所述第二感測資料均具有N個資料,係對應於該多維感測裝置在一所述第一鎖定空間之N個所述第二子區域所測得之N個第二感測值;及對各組第二感測資料均進行一第二比較運算以在各所述第一鎖定空間均找出至少一個第二鎖定空間,其中任一所述第二感測值係該多維感測模組在一所述第二子區域所測得之K次感測值之平均值,K為正整數;以及使M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中與各所述第一鎖定空間對應之資料分別與各組所述第二感測資料結合,以形成一組輸出感測資料。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系統,其中所述的多維感測模組係由電容式觸控感測模組、光學影像感測模組、無線電影像感測模組、聲波感測模組、電磁式感測模組、壓電式感測模組、溫度式感測模組、訊號遮斷式感測模組、陣列開關式感測模組、和前述感測模組之組合所組成的感測模組群組中選擇的一種感測模組。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系統,其中該驅動單元具有:一陣列連接電路,其係與該多維感測模組耦接;一陣列連接控制電路,其係耦接於該陣列連接電路與該控制單元之間;以及一信號轉換單元,其係耦接於該陣列連接電路與該控制單元之間,以輸出所述第一感測值及所述第二感測值。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系統,其中該控制單元具有:一微處理單元,其係與該驅動單元耦接;一程式記憶體,其與該微處理單元耦接;以及一暫存器單元,與該微處理單元耦接,用以儲存複數個所述第一感測值、複數個所述第二感測值、及複數個所述輸出感測資料。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系統,其中該第一比較運算係以一第一參考值分別與M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進行比較,以在一所述第一感測資料之數值大於該第一參考值時,將對應之一所述第一子區域定義為所述的第一鎖定空間;以及該第二比較運算係以一第二參考值分別與N個所述第二感測資料進行比較,以在一所述第二感測資料之數值大於該第二參考值時,將對應之一所述第二子區域定義為所述的第二鎖定空間。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系統,其中該第一比較運算係以一次使二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互相比較之方式,在M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中找出一第一極值,並將該第一極值所對應之一所述第一子區域定義為所述的第一鎖定空間,其中該第一極值可為M個所述第一感測資料中之最大值或最小值;以及該第二比較運算係以一次使二個所述第二感測資料互相比較之方式,在N個所述第二感測資料中找出一第二極值,並將該第二極值所對應之一所述第二子區域定義為所述的第二鎖定空間,其中該第二極值可為N個所述第二感測資料中之最大值或最小值。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系統,其中所述的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進一步具有以下步驟:以一臨界值對一組所述輸出感測資料進行一比較程序以產生一特徵表單,其具有至少一特徵資料,以及依所述至少一特徵資料決定至少一所述多維空間;以及傳送一組輸出資料至一中央處理單元,其中所述輸出資料係由一座標資料、所述輸出感測資料、和所述特徵表單組成的資料群組中選擇的一種資料。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系統,其中所述的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進一步具有以下步驟:以一臨界值對二組所述輸出感測資料進行一比較程序以產生二特徵表單,其各具有至少一特徵資料;對二所述特徵表單進行一減法運算以產生一動態記錄表單;以二臨界值對所述動態記錄表單進行一比較程序以找出至少一第一特徵資料及至少一第二特徵資料;依所述第一特徵資料及所述第二特徵資料決定至少一所述多維空間;以及傳送一組輸出資料至一中央處理單元,其中所述輸出資料係由一座標資料、所述輸出感測資料、所述特徵表單、和所述動態記錄表單組成的資料群組中選擇的一種資料。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系統,其中所述的標的物之空間位置偵測方法進一步具有以下步驟:以一臨界值對二組所述輸出感測資料進行一比較程序以產生二特徵表單,其各具有至少一特徵資料;對二所述特徵表單進行一減法運算以產生一動態記錄表單;以二臨界值對所述動態記錄表單進行一比較程序以找出至少一第一特徵資料及至少一第二特徵資料;依所述至少一第一特徵資料及所述至少一第二特徵資料決定一向量;依連續二所述向量產生一差分向量;依所述至少一第二特徵資料、所述向量、及所述差分向量之結合產生至少一預測位置;依所述至少一預測位置決定至少一所述多維空間;以及傳送一組輸出資料至一中央處理單元,其中所述輸出資料係由一座標資料、所述輸出感測資料、所述特徵表單、所述動態記錄表單、和所述差分向量組成的資料群組中選擇的一種資料。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JP2007305097A|2007-11-22|一次元の指紋検知モジュールの運動検知方法 KR100869441B1|2008-11-21|이미지 공간 필터링 방법 및 그레인 영향 최소화 방법 Brändle et al.2003|Robust DNA microarray image analysis JP4982471B2|2012-07-25|信号処理方法、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TW201514867A|2015-04-16|光流追蹤方法和裝置 JP2021506017A|2021-02-18|物体検出器及び物体検出方法 TWI447610B|2014-08-01|Spatial location detection method and system of subject matter CN107636488B|2021-05-11|用于提高飞行时间像素阵列的分辨率的方法和设备 US20040120603A1|2004-06-24|Enhancing the resolution of measurement systems employing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to measure lengths CN1411046A|2003-04-16|图形评价装置、图形评价方法及程序 CN103620621A|2014-03-05|用于利用积分梯度投影的面部跟踪的方法和装置 TW201535225A|2015-09-16|用以在電容式觸控裝置上定位主動式觸控筆之方法、設備及電腦程式 JP6779413B2|2020-11-04|作業分析装置 US6879719B1|2005-04-12|Method for measurement of full-two dimensional submicron shapes JP5789304B2|2015-10-07|ページ内の隙間を消去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JP2008085491A|2008-04-10|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JPWO2017221965A1|2019-04-18|状態判定装置、状態判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30050081A1|2013-02-28|3d sensing method and system using a touch panel JP2018119964A|2018-08-02|運動エンコーダ KR20150013040A|2015-02-04|이미지 객체 및 윤곽 특징 추출을 위한 시스템, 방법, 및 매체 KR20190138891A|2019-12-16|광학 검사 결과들로부터 형성한 계측 가이드 검사 샘플 US20090245580A1|2009-10-01|Modifying parameters of an object detector based on detection information JPWO2018142779A1|2019-06-27|監視装置 JP2009266170A|2009-11-12|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6216192B2|2017-10-18|動き推定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TWI447610B|2014-08-01| CN103135790B|2015-10-28| US8892393B2|2014-11-18| US20130138387A1|2013-05-30| CN103135790A|2013-06-05|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TWI579738B|2011-12-02|2017-04-21|和冠股份有限公司|位置檢測裝置及位置檢測方法|AU5957494A|1992-12-21|1994-07-19|Norand Corporation|Portable optical reader system for reading optically readable information located within a three dimensional area| JPH09106392A|1995-10-11|1997-04-22|Fujitsu Ltd|近似関数演算装置および方法| US7599530B2|2003-10-01|2009-10-06|Authentec, Inc.|Methods for matching ridge orientation characteristic maps and associated finger biometric sensor| US7739051B2|2004-07-14|2010-06-15|Compagnie Generale De Geophysique|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diffractor locations at sea bottom for the purpose of attenuating such energy| JP4232160B2|2004-09-24|2009-03-04|三菱電機株式会社|位置決定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832633A|2005-03-07|2006-09-13|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一种声源定位方法| US8139029B2|2006-03-08|2012-03-20|Navisense|Method and device for three-dimensional sensing| CN101013202A|2006-07-04|2007-08-08|李溢雯|三维可视显示方法及其装置| FR2910131B1|2006-12-15|2009-01-30|Thales Sa|Localisation passive ensembliste en modes toa/tdoa| CN101334897B|2007-06-27|2011-06-15|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实现料堆实时动态跟踪的三维成像方法| US8711121B2|2008-12-12|2014-04-29|Wacom Co., Ltd.|Architecture and method for multi-aspect touchscreen scanning| US8154529B2|2009-05-14|2012-04-10|Atmel Corporation|Two-dimensional touch sensors| TWM407437U|2011-01-21|2011-07-11|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Detection device for determining real coordinates of multiple touch points| US20130120361A1|2011-11-16|2013-05-16|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Spatial 3d interactive instrument|TWI461987B|2012-12-07|2014-11-21|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一種觸控裝置之偵測方法|
法律状态:
2021-05-01|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TW100143385A|TWI447610B|2011-11-25|2011-11-25|Spatial location detection method and system of subject matter|TW100143385A| TWI447610B|2011-11-25|2011-11-25|Spatial location detection method and system of subject matter| US13/356,377| US8892393B2|2011-11-25|2012-01-23|Method and system for object location detection in a space| CN201210072129.4A| CN103135790B|2011-11-25|2012-03-19|标的物的空间位置侦测方法及系统|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